随着市场需求的发展,压片模具的适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不再单纯的局限于制药领域的应用,在陶瓷材料制备、X荧光光谱仪分析、靶材制备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传统的压片模具一般由上模盖、模具套和下模盖三个部分组成。模具套一般为圆筒状结构;上模盖的下部为圆柱体压头,与模具套内壁配合;下模盖上平面的中心位置具有向上凸起的圆台压头,与模具套的内壁配合,位于模具套内的上、下压头之间的间隙为样片成形区。
压片模具一般要求压头与模具套紧密配合,导致存在如下问题:
(1)在加压制片过程中,模具套腔内含有的空气难以排除,空气被压缩后造成压制的样片因含有二氧化碳等空气成分,质量不佳,而且压模困难,容易损坏模具,缩短模具使用寿命。
(2)样片与模具套紧密接触,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摩擦阻力,脱模取片过程中,一般需要先行拆除一侧压头,然后顶压另一侧压头,使得模具套内承载样片的垫块脱出模具套,但脱模过程中,样片极易发生剥层开裂。如果原料粉体颗粒为近球形且粒径较大,剥层开裂的情况更加严重,往往反复多次亦难以压制成型并保持完整。多次毁片、重新研磨、压片,往往导致样片被引入过多污染物而严重影响实验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脱模架的压片模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包括下模盖、垫块、模具套、上模盖及脱模架,所述上模盖及下模盖各自中心凸起部分对应嵌入于模具套的上端面及下端面内,垫块设置于下模盖的凸起部分上且与上模盖的凸起部分相对,模具套上设置有排气通道;脱模架包括脱模架上板和脱模架下板,模具套支撑于脱模架上板上,脱模架下板上设置有用于顶压上模盖和垫块的下导柱。
所述下模盖上设置有导柱孔,下模盖通过该导柱孔与下导柱相配合,脱模架上板上设置有用于顶压下模盖和模具套的上导柱,模盖上设置有导柱孔,上模盖通过该导柱孔与上导柱相配合,模具套与上模盖之间设置有垫圈。下模盖及上模盖嵌入模具套内的部分、垫块和模具套的内腔均为方形。脱模架下板上还设置有用于顶压模具套的定位导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排气通道(诸如排气槽和排气孔),可以解决在压模过程中模具套腔内存留空气问题,既保护了模具,又提高了压片效果。同时,通过引入脱模架,脱模过程中可以保持垫块、上模盖与模具套紧密配合,解决了样片在脱模过程中发生剥层开裂及破裂的问题,提高了压片良品率,而且模具的使用更加省时、省力,节约成本。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传统圆形样片制备,而且也适用于方形等具有非圆滑边缘的样片的制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粉末压片模具,包括上模盖、下模盖、垫块、模具套和脱模架。利用脱模架进行脱模,对脱模架上板和脱模架下板加压,脱模架上板推动导柱,使模具套及下模盖向下运动,同时脱模架下板推动导柱,使垫块及上模盖向上运动,样片在垫块的推动下也向上运动。当垫块将样片推出模具套,就完成了脱模过程。通过垫块、上模盖与模具套紧密配合,样片在各个方向上受力保持平衡,避免在垫块推力和模具套摩擦阻力联合作用下样片发生剥层开裂,改善脱模过程中样片遭到的破坏,节约成本,提高良品率。在模具套上设置有排气槽和排气孔,避免压制的样片因含空气成分而质量不佳,并且延长模具使用寿命。